◎強(qiáng)攻之處理:
沒有道路可利用時,即要以強(qiáng)攻之方式完成目標(biāo)。此時因所走的方向系自由決定,故應(yīng)考量林相及地形,期以最安全、最輕松、最快速的方式完成目標(biāo)。一般常采周沿棱和溯溪二種方式。
沿棱或沿溪
沿棱走主要之問題在鉆行下層植被,并要背水或取水,但好處是定位簡單且困難地形少,容易掌握速度。沿溪則有不易缺水的好處,且無鉆行植被之慮,但定位稍復(fù)雜,且多有深潭、峽谷、瀑布等困難地形,易造成行程之延誤。此外,自溪流上溯至山棱往往要克服一段較差之木林相,亦是一大麻煩。一般若無特殊目的,均采沿棱或溯溪轉(zhuǎn)沿棱之方式。
仰攻或俯沖
對此二者之選擇不外心理及安全兩項因素。安全上有關(guān)的問題在于任何下降均須考慮回攀之可能。若無困難地形或一定可克服時,剩下的就只有撤退心理的問題。長距離由上往下感覺像不歸路,也許會造成膽怯,但撤退簡單,也許大家都想著拼上去就好了,而沒有后撤之憂,也許士氣全教背包拖垮了。其好處壞處端看領(lǐng)隊如何運(yùn)用。但上述系在無困難地形之前提下,若是有斷棱或難惹的溪谷, 切記要采仰攻法。若是要橫切一未知之幼年期溪流,則取撤退路線短者俯沖,撤退路線長者仰攻,如此方不致發(fā)生進(jìn)退兩難之情形。而除非是集水面積小且地形鐵定單純之溪,切莫任意豪賭式地沖下一未知的溪谷!
林相
穩(wěn)定成熟原始林之參考高度, 注意地形、坡度、巖質(zhì)、氣侯等亦會影響林相。
闊葉林帶:2000 公尺以下;
檜木林帶:1800~2700 公尺;
鐵杉林帶:2500~3000 公尺;
冷杉林帶:2800~3600 公尺。
航照圖與表面林相:
航照圖上常標(biāo)有之林相,如:針葉林、闊葉林、混淆林、草生地、針葉樹造林地、柳杉造林地、稚樹發(fā)生地、伐木跡地、無立木地、散生林地、崩坍地、崩土、露巖等。從航照圖無法完全確定樹種,故常無法猜測其底層植被。但仍可據(jù)以得知,那里有最可怕的次生林相!航照圖的顏色主要有下列因素影響:
日照:同一張地圖可能有不同時間拍攝之區(qū)域,故偶有一塊黑一塊自之情形。如非日正當(dāng)中時所攝,則往往可看到棱脈的陰影。
云霧:地圖上出現(xiàn)不規(guī)則形狀且深淺有層次的淡色區(qū)時,可能是拍攝時的云霧所造成。
地表植被:大塊的植被區(qū)域都會有文字標(biāo)示,但標(biāo)示不一定正確。次生植被區(qū)如茅草或高密箭竹海,以及箭竹草坡、崩壁,其顏色較森林為淺。我們想知道的是最后一項,故要有足夠的經(jīng)驗來分辨之。
底層植被:
次生林相(茅草與各式刺藤或雜木林):伐木、開墾、向陽處、陡坡;
高密箭竹:鐵杉林、冷杉等部分針葉林、避風(fēng)的按部、近溪處;
濕性植物(咬人貓除外)、蕨類、小喬木、細(xì)疏箭竹等:中程山原始林典型的底層植被。
行進(jìn)速度:
一般之原始林相強(qiáng)登可分三級:第一級全隊可直接走,幾不必出刀,登陡坡時速可超過200 米以上;第三可能輕裝輪流砍,登陡坡時速低于百米以下。以上為重裝登陡坡之地形如系輕裝,則可更快。如以中等之林相做預(yù)估,則一日排砍陡坡500 至1000 米方可,緩起伏之棱線可排三格,但實戰(zhàn)中,我們往往排得更保守些,以增大成功之可能。遇有次生林相時,更要夸張地保守!強(qiáng)攻時上下坡差距不大,唯有底層植被極好走或原路來回時,速度會較上坡快很多。
溯溪
平坦寬大的河床速度甚至可比上坡踢林道,而常要爬大石頭的溪谷時速則約半格,因溪流困難地形多,再加上過溪的問題,速度極難估計,除非專程溯溪,一般都希望一天能走超過二格以上,但技術(shù)溯溪甚至可有一天半格的行程!
地形
坡度問題:
當(dāng)1/25000 地圖上有斷線,就要視植被之配合與否才能上去。
斷棱、崩崖:
棱線縱走時會遇到的困難地形,通常比溪谷的困難地形容易克服。
過溪、瀑布、深潭、峽谷:
水大時過溪不易,瀑布峽谷等常須高繞,但兩岸又陡。此外夏天有些溪進(jìn)不去,且溪水易漲,要小心。
困難地形耗用大量時間,易延誤行程,且較為危險,能繞就繞!
一般多可由地圖上先看出來,但有時卻有意外的遭遇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