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觀樓是昆明重要的風景區(qū)之一,位于城西南2公里的滇池岸邊。
民國初年,大觀樓辟為公園,唐繼堯曾撥款修葺,并立其銅像于場地正中央。1940年,大觀樓又在樓前池中豎三個白石墩,仿西湖“三潭印月”之景。
大觀公園根據其地勢,約可分成三片:近華浦、大觀樓片,樓外樓、魯園片,庾園、花圃及柏園片。
從大觀樓東側彩云崖前過長堤,沿堤南下,見造型如“船”的樓外樓,船周有臨水曲廊,船身主建筑為二層歇山式古典建筑,仿佛一支巨型畫舫,正待駛往滇池。登上船樓,風帆遠樹,水網道,俱入眼底。側看大觀樓前,人影、花影、樓影俱映水中。船樓底層設茶座,小坐品茗后,可乘小船西去,櫓聲咿呀,飄蕩約三四百米,達魯園。園內亭臺小巧別致。亭臺周圍池中遍種荷花,岸上花園廣植玫瑰,環(huán)堤多夾竹桃和垂柳,頗有江南園林風味。若從樓外樓沿堤東行,穿過曲折的林蔭道,達東園。這里小橋流水,花樹相間,紅亭石凳,別有情致。
大觀樓每逢佳節(jié),這里常舉行游園聯歡,載歌載舞,人山人海。有時還舉辦傳統燈會,每晚游客不下數萬。中秋之夜,春城人民愛在這里賞月,樓上亭邊,滿綴彩燈,風清月白,滇池浮光耀金,廊外池水盈盈,樹梢輕風徐來,花香飄逸,相人心醉。譽滿天下的大觀樓長聯昆明大觀樓,能享有一定聲譽,實與樓前所懸的180字長聯分不開。這副長聯,思想內容深刻,藝術形式完美,是我國豐富的對聯寶庫中一粒光彩奪目的明珠。對聯全文是: 五百里滇池,奔來眼底。披襟岸幘,喜茫?臻煙o邊!看:東驤神駿,西翥靈儀, 北走蜿蜒,南翔縞素。高人韻士,何妨選勝登臨,趁蟹嶼螺洲,梳裹就風鬟霧鬢;更蘋 天葦地,點綴些翠羽丹霞。莫孤負:四圍香稻,萬頃晴沙,九夏芙蓉,三春楊柳。 數千年往事,注到心頭。把酒凌虛,嘆滾滾英雄誰在?想:漢習樓船,唐標鐵柱, 宋揮玉斧,元跨革囊。偉烈豐功,費盡移山心力,盡珠簾畫棟,卷不及暮雨朝云;便斷 碣殘碑,都付與蒼煙落照。只贏得:幾杵疏鐘,半江漁火,兩行秋雁,一枕清霜。 作者孫髯(?─1774年),字髯翁,號頤庵,是康乾之際昆明的一個寒士。幼年目睹科舉考試的黑暗,憤然不再參與考試。他沒有任一官半職,卻關心國計民生,尋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。他雖是個詩賦名家,卻不局限在藝術天地,還時時關心百姓的疾苦,為他們呼吁減租免稅。他生活清苦,晚年不得不靠賣卜生活,有時還得斷炊,但他堅毅樂觀,傲然不屈,喜種梅花,自號“萬樹梅花一布衣”。 長聯問世后,得到各方面人士的贊許。清人吳仰賢,高度評價了孫髯長聯:“鐵板銅琶鏜韃聲,髯翁才氣劇縱橫。樓頭一百八十字,黃鶴題留萬古名。”道光年間的楹聯學家梁章鉅說:“勝地壯觀,必有長聯始稱,然不過二三十字而止,惟云南省城附郭大觀樓楹聯一貼,多至一百七十余言,傳頌海內!奔戎赋鰧O髯開創(chuàng)性的功績,又道出了長聯在全國的廣泛影響。直到今天,還有不少人應用長聯這一藝術形式,寫出一些較好的作品。為適應廣大讀者的要求,長聯原件,通過多種書刊影印出版;介紹長聯的電視,向全國播放;關于長聯的評介文章亦多見于報刊;長聯的英譯本亦已出現;長聯的書法、篆刻、工藝品為數也不少。